学院简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正文

物理与电子学院简介

文章来源:物理与电子学院 作者:物理与电子学院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5日 点击数: 字号:

物理与电子学院(简称物电学院)的前身是物理系。物理系创建于1978年,分别于2003年、2009年、2019年更名为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目前,学院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47人。其中广西高层次人才认定D类1人、广西“千骨计划”培养对象5人、广西科协青年托举人才1名、广西“青苗”计划人选8人、八桂青年拔尖人才1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24人,博士(博士后)29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7人。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2000人。

学院现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职教师资)等4个本科专业。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教学(物理)和职业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专业2024年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模拟电子技术、热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工学等3门课程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院目前拥有“广西信息功能材料与智能信息处理”省级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综合创新实验教学中心”成功获批新一轮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立项、拥有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2025年首批广西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成功入选“LoongArch生态联合创新实验室-龙牙计划”;2024年成为南宁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理事单位。

学院近五年来,获国家自然基金10项,获省市地方政府各部门基金15项,横向联合课题3项,获总经费600多万元。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学会科技进步奖4项,申请专利13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7篇,教师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学院与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等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广牛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优力普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华芯振邦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公司共建产学研培养基地。

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润建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人工智能与智能通信创新实验室;与慧汐国际有限公司(老挝)共建人工智能与智能通信创新实验室。与龙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龙芯中科联合创新实验室,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共建智慧物流现代产业学院,与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立创集团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等。

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获奖情况。近五年来,“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4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一等奖2项;“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获国家级立项4项、自治区级立项13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自治区级金奖2项、银奖3项,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获广西赛区(高教组)成长赛道银奖。此外,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大赛、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大学物理实验比赛、“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广西青少年科技运动会等多项重要比赛中取得佳绩。

物理与电子学院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凝心聚力,全面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数据更新于2025年11月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